(不定期更新中….)
Introduction
這篇主要介紹的是 Konica Minolta AF DT Zoom 11-18mm F4.5-5.6 D,
這顆鏡頭是目前可以用在 KM 7D 上面三顆超廣焦鏡之一,
偶會買這一顆主要是因為可以不用自行修改鏡頭就能夠加上濾鏡,
(至於加上濾鏡重不重要, 看官們可以看完此篇以後自行決定, 偶視覺得差滿多啦. :))
另外一點就是這顆是原廠鏡,
跟另外兩顆鏡頭相比,
Tamron 的跟原廠是相同的結構設計,
所以差別只有一些細部還有鍍膜,
Sigma 那顆則可以在底片數位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只可惜不能加上濾鏡, 也是讓偶決定買 KM 這顆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個此篇要介紹的則是偶裝載在 11-18 dt 上面的 CPL,
這片是 Hoya77mm Pro1 Digital CPL,
鍍膜有對數位系統作最佳化, (偶是不清楚到底是真是假… 不過用起來效果很不錯, 🙂 )
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150 的價位已經比偶大部分的鏡頭都要貴了.
Specification
以下是這顆鏡頭的規格表: [1]
coverage: APS-C
max. aperture: 4.5-5.6
D type lens: Yes
min. aperture: 22-27
focal range: 11 – 18 mm
elements/group: 15/12
angle of view: 104°-76°
aperture blades: 7, circular
minimum focus distance: 250 mm
filter rotate when focusing: No
filter rotate when zooming: No
max. magnification: 1:8
focus design: internal
min. length: 80.5 mm
max. length: 84.5 mm
filter diameter: 77 mm
hood: bayonet, flower
weight: 350 g
color: Black
Sample Pictures
先看幾張鏡頭跟 CPL 的照片. (Minolta 50 1.4 拍攝 –> 這顆偶二手價約 $140買到)
比 50 1.4 還貴一點的 CPL 獨照,
11-18 dt 跟 CPL 排排站,
11-18 dt 跟 CPL 合體照,
接下來三張直接用 LCD 螢幕來看看加上偏光鏡的影響,
50 1.4 拍攝.
CPL 阻擋 LCD 光源最小的角度,
CPL 旋轉 45 度, 阻擋部分 LCD 光源,
CPL 旋轉 90 度, 幾乎完全阻擋 LCD 光源,
接下來是幾張沒裝跟有裝 CPL 的 sample 照:
可以看的出來雖然不是在偏光就最有效的角度下拍攝,
天空, 樹, 葉子, 地面的顏色都有明顯的差別,
11-18dt + CPL,
11-18dt only,
接下來幾張在室內拍攝易反光的地板與咖啡杯:
可以看的出來效果很明顯,
加上 CPL 在阻擋反光最弱的情況比沒有加 CPL 所表現出來的反光更強,
加上偏光鏡可以依照使用著的意願來選擇要有多少程度的反光,
偏光鏡在此相當好用. 🙂
11-18 dt @ 18mm + CPL 阻擋反光最強的角度,
11-18 dt @ 18mm + CPL 阻擋反光最弱的角度,
11-18 dt only @ 18mm,
接下來三張是在偏光鏡效果偏弱的情況下的照片:
可以看的出來差別並不明顯,
有加 cpl 也不見得比較好.
11-18 dt @ 11mm + CPL 阻擋反光最強的角度,
11-18 dt @ 11mm + CPL 阻擋反光最弱的角度,
11-18 dt only @ 11mm,
接看看在藍天白雲下偏光鏡的效果:
可以看的出來有加偏光鏡的照片層次感明顯好了很多,
天空更藍, 白雲更白, 草更綠, 楓葉也更紅艷.
11-18 dt @ 11mm + CPL 阻擋反光最強的角度,
11-18 dt only @ 11mm,
接下來看看 111-18 dt + CPL 在逆光下的表現:
拍攝的時候是以可以拍出星芒, 但是盡量減少太陽在畫面中的構圖方式拍攝.
11-18 dt @ 11mm f11,
11-18 dt @ 11mm f22,
Conclusion
個人使用心得:
超廣角鏡在構圖上要難些,
尤其十水平不容易抓,
構圖上比較花時間,
當然超廣角所能表現的氣勢也不是一般廣角所能展現的.
如果不是特別想要表現超廣角的氣勢, 或者受地形影響的情況下,
個人覺得在一般隨拍上還是 24-105 在構圖上還有焦段上,
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銳利度上個人覺得這顆的表現還算不錯,
f5.6 的已經可以將細細如絲的毛髮拍出來,
利用超廣角在構圖上所能表現出來不同於一般焦段鏡頭的透視,
則能夠拍出大頭狗的效果, (當然跟於眼還是不能比啦, 不過也可以玩玩了)
操作上未打開遮光罩前手動對焦不易,
因為會被遮裝照檔到,
打開遮光罩以後則是轉偏光鏡不易,
遮光罩的大小也使的鏡頭放置在像機包時太佔空間, (太寬了.)
偏偏遮光罩對於減少耀光還滿重要的, 不帶也不行,
算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另外此顆鏡頭的星芒表現也不好,
必須縮到最小光圈, 才能勉強有點掃把星芒,
而且遇到強光處也還是很容易有耀光出現,
例如下圖的路燈.
因為超廣角是很適合用來拍廣闊風景的焦段,
所以這顆廣角鏡偶最常也最喜歡的使用地方就是風景方面的拍攝,
也因為如此個人認為一片搭配此鏡頭的 CPL 也是必備配備,
這也是本篇合併與 CPL 一起做報告的主因.
Hoya Pro1 Digital 這顆偏光鏡雖然很貴,
但是整體表現偶很滿意!
所以偶覺得花的滿值得的,
在顏色的表現上也比偶另外一個 55mm 的普通 CPL 要好,
讓偶甚至想再買一個 55mm Hoya Pro1 Digital, (不過 $55 目前還無法狠下心下手..)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加上一個偏光鏡雖然在畫質的銳利度上沒有什麼大影響,
(會影響自動白平衡, 不過偶都拍 RAW 所以沒差)
不過則會增加耀光的出現, 對於逆光環境的拍攝還是建議盡量將偏光鏡拿下.
其他一些使用此鏡頭的實拍,
則可以參考以下幾篇發表 blog,
裡面有多幅照片是用 11-18 dt + Hoya Pro1 Digital CPL 拍攝的.
San Jose Museum of Art
Cathedral Basilica of St. Joseph
Monthly Photo: Lake Merritt
Joseph Grant County Park
星晴
參考資料:
[1] Dyxum.com – Konica Minolta AF DT ZOOM 11-18mm F4.5-5.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