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00 vs D7D vs D80 的小比較

其實偶原本是不打算要比較 A700 跟 D7D 的 ISO,
因為反正也看過不少測試報告,
而且 Dpreview 這方面是專家,
等等那邊的測試數據出來看看也就夠了.

A700 的確是在雜訊上比 D7D 來的好一點,
只不過 A700 的圖 “軟” 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兩台要比也是半斤八兩,
只不過 A700 畫素高一倍, 縮圖後對畫面的純淨更有利,
所以變的 ISO 800 也還滿好用了,
不過這台機器最吸引偶的地方還是終於 Alpha 的數位機身有一個對焦系統及格的機身了.

當然這台目前剛入手, 還在熟練當中,
而且目前偶比較熟悉的 C1 還不能解他的 RAW 檔,
要用 C1 4 才能解,
而 C1 4 多了一些功能, 也慢了很多,
所以還在摸索中.

經過最近拍了幾百張 RAW 的經驗,
(基本上偶只拍 RAW, 附加的 jpg 通常只拿順便來參考用. 或者有時候懶又被催的時候就拿來交貨)
發現了 A700 跟 D7D 的一個不同點,
以往偶拍 D7D 的時候比較喜歡曝光曝的暗一點,
因為偶的經驗是曝的亮就容易讓高光的地方爆光,
事後用 RAW 也不容易拉回來,
但是如果曝的暗一點, 往往可以輕易的拉回來,
並且高光跟暗部都仍然保持的很好, 顏色也漂亮.
不過最近這幾百張 A700 的 RAW 偶發現,
曝光稍微爆一點其實比較好,
曝的暗的如果拉回來往往暗部的雜訊高, 而且整體的色彩較差,
但是曝的亮的, 就算是 jpg 爆了 “兩格” 的,
高光的部分都還可以拉回來很多,
而且整體雜訊低, 色彩也好,
情況剛好跟 D7D 幾乎相反.

基於好奇心之下, 決定拿 A700 跟 D7D 比較一下箇中差異,
因為房東有一台 D80, 所以偶也順便拿來加入一比較. (註一)
至於拍什麼就在客廳桌上放幾個有顏色的東西就拍,
外面天氣很好其實可以出去拍,
只不過外面的光線變化大,
所以還是找個光線固定的環境比較不容易受其他不定的因素影響.

因為三台機器都不太一樣, 基本上也沒有個基準點,
所以偶也只是大概設定到個機器的基準值,
重點不是要比色彩, 所以不要差太多就好.
A700 是 Standard.
D7D 是 Natural: sRGB,
D80 是 Custom, 然後第一種色彩.. (忘記名稱了.)
銳利都 +1, 對比, 飽和都是 0.
A700 跟 D7D 用的是 16-80mm f/3.5-4.5 ZA,
D80 則是用 18-135mm f/3.5-5.6 G IF-ED,
固定上腳架都用 f8, 50mm.

測完剛好發現了一個 A700 跟 D7D 都有的現象,
不過 A700 特別明顯,
就是雖然曝光量是固定的,
但是 A700 拍出來的畫面, 很明顯的會隨著 ISO 的增加而漸漸的變暗,
唉.. 看來 A700 的感光度有在偷雞…..

有關這部分的實例,
可以看以下 A700 從 ISO100 ~ ISO6400 的縮圖.
可以明顯看到從低 ISO 到高 ISO, 畫面從明亮動人漸漸變成黯淡無光…..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ISO6400:

D7D 也是有這種情況的, 不過要好些,
看來是一種遺傳, 不過 Sony 讓這基因更強壯了.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D80 就好多了, 可見雖然也是用 Sony 的 sensor,
但是這種遺傳明顯的沒有在 D80 的身上顯現出來.
D80 的 ISO 3200 在機身上的選擇不是 3200 而是 ISO HI+1,
不過根據實際拍攝數據顯示, 意義上相當於 ISO3200,
很明顯這是一個超頻的結果,
Nikon 也不好意思大膽承認, 不像 Sony 連偷機的 ISO6400 都拿出來大打廣告.
很明顯的 D80 每一個 ISO 曝光出來的亮度幾乎都一樣.
沒灌水.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恩.. 以上是這次意外的發現,
現在看一下原本就打算要看一看這三台各 ISO 畫質的比較.
因為三台的畫素都不一樣, 所以局部才切的大小也不太一樣.
從上到下, 由大到小, A700 –> D80 –> D7D,

ISO100: A700 最純淨, 也最軟, 沒關係他最大, 銳一銳縮縮縮就不爛了.

ISO200: A700 還是最純淨, 也還是最軟, 沒關係他還是最大, 還是可以銳一銳縮縮縮就不爛了.

ISO400: 糟糕 A700 純淨方面似乎沒多大優勢了, 不過也沒明顯最軟(雖然還是最軟..), 沒關係他還是最大, 還是可以銳一銳縮縮縮就不爛了.

ISO800: 慘 A700 已經不在純潔… , 不過他也不再是最軟了(哈哈, 比 D80 硬了! 雖然也髒了.), 沒關係他還是最大, 還是可以銳一銳縮縮縮就不爛了.

ISO1600: 這時 D7D 已經又小又軟, 出局了, A700 跟 D80 則是各有各的硬, 各有各的髒, 不過 A700 的雜點比較馬賽克一點, 不討喜. 仍然沒關係 A700 還是最大, 還是可以銳一銳縮縮縮就不爛了.

ISO3200: 不要管 D7D 了…… 唉阿, A700 雖然沒有像 D80 滿臉長滿灰白的麻疹, 但是那密度比較低的彩虹天花可一點也不好看, 而且看起來就是軟了些. 還好 A700 還是最大, 還是可以銳一銳縮縮縮就不爛了.

ISO6400: Yes Yes Yes!!! 贏了, 只有 A700 仍然大大一張, 直到這一刻 A700 可以帶著滿臉的天花與麻疹對著 D80 跟 D7D 說: “你們出局了”

OK… 有的沒的都比完了…
現在終於要到了這次測的主題,
也是最有趣的現象,
以下三張是 A700, D80, D7D 這三台分別在 ISO200, F8, 快門 1 秒的曝光下拍出來的照片,
剛剛已經出現過, 現在特別挑出這三張看一下,
很明顯亮度分別是 A700 > D7D > D80

A700

D80

D7D

以上三張是機身 JPG,
不過偶現在把機身同出的 RAW 都拿到 C1 4 裡面看看, 真正的原黨到底是如何.
結果是亮度分別是 D7D > D80 > A700.
D7D 機身 jpg 的亮度剛剛好,
可是 RAW 檔的亮部則是差不多頂到底了.
A700 的機身 jpg 的高光處幾乎已經在爆炸邊緣,
但是 RAW 檔的亮部還離頂端有一段距離…..

A700

D80

D7D

跟之前觀察的情況一樣, 剛好相反…
個人平常是只有用 C1 跟 C1 4 在解 RAW 檔,
對其他軟體沒特別注意,
不過這各現象倒是值得專門拍 RAW 的人注意一下.

The End.

註一:
領養 A700 之前, 偶也有拿 D80 來玩玩,
稍微比較一下 D80 對焦跟偶在 Sonystyle 店裡試用 A700 的感覺,
再加上這幾天的使用感覺,
D80 的對焦速能力,
扣除 A700 的眼啟偷跑功能之外, 其實跟 A700 也差不多,
都是中央點最強, 周邊就差些,
至於 AFC, D80 可能還強些.

發佈留言